教育论坛 研究:父母运用幽默育儿亲子关系比较好:美国宾州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父母运用幽默教导孩子,亲子关系会比较好。(Shutterstock)英文谚语说:“笑是最好的良药。”但笑还有其它的好处。最近就有研究表明,它也可能是一种很好的育儿工具,有助于增进亲子关系。因此,有时候父母跟子女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也是不错的。美国宾州州立大学(PennsylvaniaStateUniversity)指出,该校专家发现,大多数人将幽默视为有效的育儿工作,父母或保母运用幽默会影响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在运用幽默的人中,大多数人正面看待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以及自己受教的方式。该校医学院小儿科和人文学科列维教授(BenjaminLevi)表示,幽默可以教导人们认知上的弹性和纾解压力,也能促进人们有创意地解决问题和增进恢复能力。提到,他的父亲善用幽默,效果很好。他自己也在临床看诊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时运用幽默。虽然先前已有研究人员就幽默和游戏在不同的环境和儿童发展中的各个层面进行了研究,但幽默在养育子女的运用方面尚未有正式研究。为此,由列维教授主导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试验性的研究,以探讨人们如何看待幽默、他们如何被养育以及他们如何养育子女之间的关系。这项研究调查了312名年龄介于18至45岁之间的成年人。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说,抚养他们的父母亲会运用幽默。71.8%的人同意说,幽默可以是有效的育儿工具。大多数人都说,他们已经或打算用幽默来教育孩子,而且相信这样做是利大于弊。幽默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Shutterstock)研究人员还发现,父母使用幽默的方式与他们的孩子(现已成年)看待他们的养育方式、以及孩子看待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的方式之间存在相关性。在自认与父母关系良好的人中,63%的人说,他们的父母使用幽默,而3.7%的人,他们的父母不使用幽默。在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很好的人中,68.4%的人说,他们的父母使用幽默,而5.6%的人说,他们的父母没有使用幽默。该校前医学院硕士、目前在波士顿儿童医院(BostonChildren’sHospital)担任小儿科住院医生的埃默里教授(LucyEmery)是这项研究的报告撰写人之一。她比较了幽默在亲子关系和商业关系上的不同。埃默里教授说:“虽然亲子关系比商业关系更有爱,但养育子女时常会出现压力很大的情况。幽默有助于化解紧张气氛和阶级差异,并协助双方在紧张的情况下有比较好的感觉。”研究团队正在扩大这项初步研究,调查更大、更多样化的父母群体,并收集基于父母使用幽默的经验之定性研究。列维教授说:“我希望人们学习用幽默作为有效的育儿工具,这不但能化解紧张,也能培养自己的恢复力、认知和情感灵活度,并为他们的孩子树立榜样。 车里亚宾斯克研究院 2024-11-17 0 评论 0 喜欢
教育育儿 1.中国人一生都在浪费时间:《星空下的对话》是由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发起的一档与各行业领袖和跨界先锋对谈的直播节目。在一期节目中张朝阳说:我在中国长大耽误了太多的时间,中国人成长的比较慢,在年龄很大的情况下,也都不知道自己这辈子要干什么。我见到一些美国同学,他们在中学或者大学时,就已经知道这辈子要干什么。搜狐创始人张朝阳的这番话刺痛了很多年轻父母的心。评论区有一句很扎心的话:我三十多了还不知道干什么,也不知道要不要结婚,也不确定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喜欢什么样的人,很茫然。未来想要干什么,是中国人普遍都焦虑迷茫的问题,不只是30岁,从18岁到知天命的50岁,恐怕都没有几个人能回答出来。一直以来,中国孩子的前半生都被学习和考试占据绝大部分时间。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未来想要做什么,也不知道学习考试的目的是什么,完全没有目标感。我们甚至不被鼓励去思考,父母老师会对我们说:考上大学就好了,毕业就好了,拿到高分就好了。从家庭到学校,到处都在渲染一种,你只管去做,不用想太多的气氛,我们习惯于按照别人的逻辑学习和生活。当我们真正走向社会才发现,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大相径庭,我们苦心积虑修得的学分也不能拿到社会上等价交换。回过头来才发现,在生活的拷打下,我们迫不得已再从“社会大学”重新学习怎么挣钱、怎么为人处世。一些幸运的人终于在某个时候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或方向,回头望才发现自己已经浪费太多时间了。哈佛大学曾经做过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25年跟踪调查,对象是一群年龄、各方面条件都相近的年轻人。结果发现,没有目标的27%的年轻人在25年后成为社会最底层;60%目标模糊的年轻人,25年后成为庸碌之辈;10%有清晰短期目标的年轻人,25年后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3%有明确的长期目标的年轻人,25年后成为社会各界的精英。有没有目标,目标清晰程度,目标是长期还是短期,看似不重要,实则对我们的发展影响巨大。02“四无”的中国学生没有目标的学生,无欲无求,选择躺平。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追踪调查了30万中小学生,发现普遍存在“四无”现象,即学习无动力,对真实世界无兴趣,社交无能力,生命无意义感。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老鼠乌托邦”实验,这个实验是用来模拟和预测人类的未来。在一个封闭的空间中养着许多小白鼠,每天都有人喂食物、打扫卫生,理想的情况是他们会无忧无虑地繁衍下去。但是结果却出乎科学家意料,小白鼠们繁殖到第五、六代的时候,就全部灭绝了。即使多次调整变量和控制因素,小白鼠都逃不过灭绝的结局。科学家发现,最后两代小白鼠呈现的状态就是“无欲无求”,它们不愿意社交,没有领地意识,对异性小鼠没有兴趣,对抚育后代也无动于衷。主导这项实验的科学家约翰·卡尔宏也将这个老鼠种群的命运,视为人类最终命运的隐喻。他得出的结论是,物种在没有生存压力和挑战的环境下,会慢慢感受不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最后一定会不可避免地灭亡。这个实验看起来非常吓人,尤其是和生活中一些“躺平”现象对照时更令人感到悲观。越来越多孩子变得社恐,丧失社交技能,对人和外面的世界漠视,对待一切事物没有动力没有热情,终日以手机电脑为伴。“摆烂”和“躺平”成为一些学生所谓的价值观的背后,其实是一种“习得性无助”。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任俊教授发现,孩子习得性无助主要是因为他们在生活中失去掌控感。很多孩子学习是为了让父母高兴,或者为了完成父母的心愿,他们对于自己时间、目标、梦想失去掌控。他们知道,即使自己有意见也不被重视,有想法也不被允许,渐渐地他们就选择了不主动支配自己的生活。03不敢折腾的中国孩子张朝阳是一个很会折腾的人,作为一个学物理出身的学霸,他半路出家扎进互联网行业,为中国互联网迈出了第一步。1981年,他考入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凭借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1987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物理系博士学位。可以说他的学习生涯一路顺风顺水,是一个标准学霸的模板。在大学期间,张朝阳接触到了互联网,并且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的未来。成为中国互联网门户第一人后,他还尝试进军演艺圈,参加《天天向上》,在电影《煎饼侠》中本色出演。经历了一场与抑郁症的斗争后,张朝阳化身物理博主,在搜狐搞起了物理科普直播。在一次采访中,张朝阳也提到,他在国外看到很多西方人一辈子都在折腾。他认为,我们的生存不是为了简单地获取物质,很多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是要赚很多钱,过奢华的生活,这是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在他看来,人可以自己去定义自己的年龄,不论多大年纪,处于什么人生阶段,都要活到老折腾到老。但是中国孩子总是被教育要循规蹈矩,从记事开始就要接受填鸭式教育,过着追求标准答案的一生。从小学到初高中,每一个都是关键的阶段,不容出错。毕业以后,中国人好像一生都泡在水里,做梦都想着考研、考编、考公上岸。除了刷题和考试,不想再做别的开发兴趣爱好的事情。每个人都像一具上紧了发条,设置好程序的机器人,按照设定好的考试人生走下去。按部就班的要求让中国孩子过早失去奋斗的动力,消磨了热血,也养成了路径依赖的习惯。另一方面社会给我们容错的机会并不多,甚至不能容下小孩生病不用写作业这样的小事。出生三个月时少练一次翻身,这辈子可能就没机会考上清北了;工作时三个月的空窗期就会被HR判“死刑”。如果选择了离经叛道的发展路径,不仅要接受别人审视的目光,还要承受未知的结果。整个社会风向是做得越多,错得越多,不折腾不一定会让你成功,但可以让你一定不失败。这也就是为什么年轻人热衷考公考编,考进去不会让你致富,但一定可以保证你的饭碗。但是如果去折腾去创业呢?十死九生。04被未来绑架的中国孩子未来就像是一把达摩克利斯剑,悬在每个中国孩子的头顶上。我们拼尽全力学习,牺牲掉一切玩乐和休息的时间,就是为了让这把剑以后不要砍下来。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或者亲口说过这样的话:经济不好,要好好学习才能赚到钱;阶层固化,更要好好学习才能突破阶层;AI崛起,不好好学习就要被替代了;...虽然很难说清楚这些事情将会对我们有什么具体影响,也不知道学习是不是真的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但是每个人都怕潮水褪去,只有自己在裸泳,所以只好不停地内卷,变得越来越焦虑。家长恐吓孩子,孩子恐吓自己,惶惶不可终日,每天都活在即将被未来淘汰、取代的噩梦中。考不上985就是天大的事情,中考被分流,这辈子就没指望了,多少孩子在这样的恐吓变得抑郁。相比于几十年前,我们今天所面临的不确定性确实增加了。心理学认为,当人们思考未来的时候常常会陷入两种极端,一种是过分高估他们将来遇到的问题,另一种是过分低估自己未来的可能性。所以很多人会感到未来遇到的难题和考验一定会更加严峻,无法用当下的能力和智慧去应对,从而产生恐惧感引发焦虑。法国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医生阿兰·布拉克尼耶的著作《被虚构的焦虑:如何与真实的世界产生共鸣》将这种焦虑概括为“未来忧郁症”。在书中,她给出了应对未来忧郁症,积极探索未来,缓解焦虑的5个措施:1.每日思考未来:保持积极的思考,接受并思考未来不确定性,避免否认现实。2.保持好奇心:好奇心和了解的渴望是一种能量,可以激励我们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增长对未来的控制感。3.赋予生活意义:理解生命价值,在任何环境下,甚至是最恶劣的环境下,生命都具有潜在的意义。4.了解自己的情绪与舒适区:理解个人情绪,寻找情绪舒适区,避免陷入负面体验循环,通过认知情绪,更好管理自己的情绪,减少焦虑感。5.增加大自然接触与体育活动:大自然提供心灵慰藉,体育活动通过成就感和对某种运动的掌握让人拥有更好的自信,能够舒缓压力和抑郁。对未来恐惧的实质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以及对未来没有目标感。面对未来的挑战,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后浪的人依靠的绝不是考试成绩,而在于是否找到并践行自己的目标和价值。年轻人应该尽早确立自己的人生价值,按照你的价值观坚定、主动、积极地生活和工作。 车里亚宾斯克研究院 2024-07-01 0 评论 151 喜欢
教育育儿 大多数家长认为,智商是天生的!孩子聪不聪明、是不是学习那块料,早早就注定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智商的测定包含了记忆力、注意力、逻辑推理、言语理解、图形理解、空间理解等等。而这些测定的因素,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而提高的。比如记忆力的载体是海马体,只要海马体的神经元细胞长得更多,记忆力越好,而神经元生长链接是可以通过外界刺激、训练增强的!所以说智商是天生的这种论调不可信!根据哈佛大学有一项相关研究,理查德教授和他们的团队对大脑进行观察研究发现,大多数孩子一生会经历3次变聪明的机会,但并非很多家长在意的初中阶段!而这个三次变聪明的机会,其实就是大脑经历了三个发育的高峰期!若是父母能抓住,进行科学的教育和引导,那么孩子长到后会感激你!孩子会经历哪三个大脑发育的高峰期?一、9个月到1岁在哈佛大学人脑的发展曲线研究中,宝宝到9个月和1岁之间,无论是语言还是高级认知功能都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这个阶段的神经连接建立的速度不仅快,而且数量也比较庞大。在9个月到1岁之间,孩子其实已经开始学习成人的逻辑思维了,比如见到猫很多宝宝会用“喵喵”代替,用汪汪代表狗,其实就是高级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发展的体现,这两者发展越好宝宝越聪明!孩子会经历哪三个大脑发育的高峰期?一、9个月到1岁在哈佛大学人脑的发展曲线研究中,宝宝到9个月和1岁之间,无论是语言还是高级认知功能都进入了发展的高峰期,这个阶段的神经连接建立的速度不仅快,而且数量也比较庞大。在9个月到1岁之间,孩子其实已经开始学习成人的逻辑思维了,比如见到猫很多宝宝会用“喵喵”代替,用汪汪代表狗,其实就是高级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发展的体现,这两者发展越好宝宝越聪明!二、1岁到3岁1-3岁处于高级认知功能的高峰期!孩子在1岁左右脑重量已经相当于成人脑重的一半,2岁能达到成人脑重的75%,等到了3岁已经接近成人脑重。可见大脑发育得有多快,而内部的神经链接已经完成了50%,要知道神经元连接越多孩子越聪明,3岁前已经打下了基础。三、3岁到6岁3-6岁阶段的孩子,高级认知功能虽然已经在走下坡路,但依然是一生之中的高峰期,因为到了这个阶段大脑神经元连接已经能达到85%左右,而且逻辑思维在迅速发展,家长要抓住! 车里亚宾斯克研究院 2024-06-07 0 评论 64 喜欢
教育育儿 “我爸会假装上班,开车出门。”天勇说。“实际上,他在外面有女人。我知道他没怎么在工作,家里的钱都是妈妈出的。他偶尔拿钱出来,也是奶奶给他的。”“你怎么知道这些?”我有点讶异。“妈妈讲的啊,妈妈还带我去跟监过,就看到他身旁有另一个阿姨。”天勇说这些话的语气,好像在讲一件稀松平常的事。妈妈跟我讲之前,我就有猜到了。”“他们很常吵架啊。妈妈也没多好,她自己也有男人。他们叫我们去睡觉,关起门来吵架,以为我跟妹妹都不知道。爸爸就在房里问她是不是有男人,连奶奶私下也有问我,说妈妈有时晚上会出门,是不是真的去打工。”“我觉得很无聊。都这样了,干么不离婚?我那爸爸还想教训我,禁止我晚上出去玩,啊他自己咧?明明没赚钱,还想摆出自己很行的样子,想对我说教。”天勇面露不屑地说。反正他们都不在家的话,我就跑出去,算准他们到家前回家就好。如果被抓到了,就说去同学家,我已经跟我那同学讲好了。”“总之,我要去念外地高中,住姑姑家。我姑姑不会管我,我想在外玩多晚就多晚,交女友都不会被打扰。他们只要给我生活费就好。”默默听着天勇说着他的计划。我心里想着,天勇的人生已经不需要,也不想要有父母参与了。●当孩子知道大人的秘密,行为开始失控:孩子瞧不起大人,最大杀伤力的原因之一就是:青少年知道大人无法说出口的秘密。孩子一开始的世界观是建立在周遭大人之上,特别是父母。大人呈现出什么,他们就相信这个世界是什么。大人如果有着无法说出口的秘密,例如外遇、说谎、假装有去工作、假装有钱、甚至诈欺⋯⋯大人有大人的苦衷,大人以为自己藏得很好,但青少年其实都知道。他们只是不说,只是假装不知道。因为他们明白:大人就是脆弱,才要在青少年面前装模作样。一旦青少年识破了大人的伎俩,大人的权威、大人的全能感,在青少年心中就此崩塌,也将转而觉得大人是拙劣的、是可悲的。这些青少年厌恶虚假、厌恶说谎、厌恶欺瞒的感情、厌恶说话不算话、厌恶不负责任⋯⋯但吊诡的是,他们却往往比其他人更常做这些事。“面对虚假的世界,何必认真?”“每个人都很自私自利,我只是跟他们一样。”“说谎如果不会被发现、不会被拆穿,才是厉害。”因为他们相信这个世界就是假。因为他们看不到“负责”到底有什么必要、有什么好处。一家人就这样过着虚假的生活,维持虚假的自尊。“你没有诚实对孩子,我也不会诚实对你”,孩子对父母已经失去信任。●孩子形成“自己比大人更好”的错觉父母忙着自己的烦恼,孩子就在外面偷偷结识网友、抽烟喝酒飙车性行为⋯⋯直到被抓到。大人要管教青少年,却遭遇他极大的反抗,且还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开始走偏。孩子对大人的反叛、行为开始失控,其实是从发现秘密,意识到“大人没有比较强”这点开始。“父母这么蠢,凭什么管我?”这也让他形成自己比大人更好的错觉。觉得自己更聪明、更理性,应当享有更大的自由与独立。●事已至此,该怎么让青少年重新学会尊敬与负责?首先,青少年要承担的是他自己行为的责任,但在处理他的行为之前,你要恢复一些在青少年心中对你的尊重感与权威感,你的管教才能在他们心中确实发生影响力(而不是阳奉阴违)。这不是透过金钱或打骂就可以赢回的(越这样做,青少年越是看出你的虚假),而是透过你的言行:一、赢回尊重,他需要看见大人努力的身影孩子会佩服能力强的父母,一旦得到他的认同,你对他讲的话,才能产生影响力。就算你没有强大的能力,只要他能看到你为了他努力不懈,一段时间之后,一样能慢慢得到他的认同。这里指的是在孩子了解“这些对他好的情况,其实得来不易”的前提下,而你却愿意为了他们持续在努力。例如:他知道家里离学校很远,你却愿意每天一大早载他们上学;例如他知道父母的经济状况不太好,但你愿意为了让他们过更好的生活,而努力工作;例如他知道父母是个木讷的人,但为了与他们亲近,你每天拨时间关心他在学校过得开不开心。如果是习以为常的状况,他们要能感受到其中的落差和你的努力,花的时间要更长。而且是为了他而做的努力,不是出于我们的自以为是。如果认为:“已经在赚钱养家,还得不到孩子的认同,就是他们在摆谱、拿翘!”或是“我花那么多的时间、金钱,送孩子去学英文、学才艺,为什么孩子还不感恩?”那就是离他们越来越远了。二、让孩子学会负责,需要大人的身教虽然孩子对大人已经不信任,但大人的行为,他们还是持续看在眼里。为了孩子而努力,是一种身教;大人对于想要隐瞒的行为,开始认真面对,更是一种身教。青少年发现大人开始改变,那些改变将同样会扭转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他们会开始认知到真诚、努力的价值;会开始感受到对家人负责、对自己负责,在赢回别人信任上的重要性(诚如赢回孩子对大人的信任那般);会开始相信家里已经走在改善的道路上,所以会愿意认可过去大人的隐瞒或许有苦衷。一、放下面子,问问孩子,知道父母哪些事情如果跟外遇有关,请审慎评估能否做好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之间的界线后,再私下一对一跟青少年谈。不要从孩子口中去问出另一半在外面的状况。这个晤谈的重点是处理你跟青少年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借此把夫妻关系拉进来。要记住:夫妻关系是大人自己的事情,孩子没有义务要承担大人之间的责任。当你用真诚、对等的态度邀请孩子说出他所知道的事情,且不做责罚、辩解,你们就有机会开始恢复信任关系。孩子所认知的或许不完全正确,但急着辩解绝对是大忌,请尊重孩子的谈话步调和感受后再来解释。二、当我们尊重孩子是独立、懂事的个体,他才能理解大人有哪些难处孩子就是觉得他的独立思考已经赢过“幼稚的大人”,他才会开始瞧不起大人。所以开诚布公的对谈,不会是上对下的语气,而是尊重青少年是能思考的个体。大人更要问自己,在现有的困境尚未解除下(例如外遇问题、失业问题),还愿意跟青少年承诺多少他在意孩子且想关心孩子的地方。这不是要父母为了弥补罪恶感,而做很多退让、讨好青少年的行为。而是青少年在父母欺瞒的过程中受伤了,感觉不被父母重视、不被父母所爱了(即使这是青少年的穷担心)。此刻所做的承诺与后续的关心行动,是在修复当时的受伤感受。“因为过往的隐瞒,让你感到生气、难过,往后我想更重视你的感受,而不擅自决定一些事情。”或往后我想多听听你的想法、更在意你的心情。赢回孩子尊敬与负责的过程,其实就是大人找回对自己尊敬与负责的旅程。为此,大人将要被迫面对自己原本想逃避的困境(才会在先前变成说不出口的秘密)。这过程绝对不轻松,但你能让未来变得是可以期待的。家里有可以期待的未来,孩子才有为现在生活负责的动力。 车里亚宾斯克研究院 2024-05-23 0 评论 118 喜欢
教育育儿 孩子是否应该被打,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在过去,棍棒下面出孝子的育儿理念被广泛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意识到体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如今,理性揍娃的育儿理念又开始受到一些人的追捧,但笔者认为,理性揍娃是一个伪命题,家长应该尽可能避免揍孩子。关于孩子是否应该被打,专家和学者们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专家认为,适度的体罚可以促进孩子的成长,但这种观点并不被所有人认同。一些研究显示,体罚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增加攻击性和降低自尊心。此外,对于“能不能揍”“怎么揍”“多久揍一次”“揍了有什么影响”等问题,家长不仅需要考虑专家的观点,还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孩子的性格来决定。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需要不同的育儿方法。因此,家长需要耐心和智慧,不断地学习和探索,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育儿方式。最后,即使有些情况下家长可能会忍不住揍孩子,也应该尽可能地避免这样做。如果家长真的需要采取纪律措施,也应该采用更温和的方式,如给予孩子合理的指导和约束,让孩子了解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同时,家长还应该及时补救,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歉意,并帮助孩子走出情绪低落的阴影。1.揍娃的后果竟然这么严重:有的家长和教育专家或许会秉持这样的观点:体罚是出于对孩子的责任和爱护,是希望孩子少走一些弯路和避免误入歧途,因此,只要体罚不是出于愤怒和情绪的发泄,而是基于教育和引导,且冷静、理性地揍,问题就不大。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方面,这么做会事与愿违,美国的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研究表明,体罚在预防儿童行为问题方面并无效果,也不会产生任何积极结果。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得不深思,有多少家长在情绪稳定、理智尚存的情况下会选择“揍娃”这个下下策呢?是打孩子好玩?还是孩子哭声好听?哪一次不是情绪上头、愤怒爆表才失控开揍的呢?体罚确实不等同于家暴,体罚的出发点是引导、教育、责任,家暴的出发点则是毫无缘由的发泄、不加控制的发泄和愈演愈烈的发泄。但是,就其对儿童大脑的负面影响而言,二者其实没太大差别。哈佛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即便是家长眼中所谓的“小惩小戒”,如“打屁股”这类轻微的体罚,竟然会在孩子的大脑中引发与遭受毒打等严重虐待孩子极为相似的反应模式。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无论是冷静的体罚还是失控的暴打,其本质都是对孩子的伤害。就如同细软的发丝也能扎伤手指,薄脆的纸张也会划破皮肤,任何形式的体罚都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可逆转的创伤,家长要做的,是尽可能地避免体罚。2.控制不住要下手时怎么办:想要摒弃体罚这种管教方式,那么就要预先准备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回应策略。这样一来,在愤怒已经爆表、理智几乎崩溃的冲突情境中,我们就不会感到束手无策和别无选择,更不会将“揍娃”作为搞定一切的唯一方法。1.设置警告信号当情绪失控、冲动发作时,提前设置的警告信号能有效提醒我们恢复理智,避免过激行为。这种信号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声音、一个明显的动作,或者一个特定的视觉提示。例如,将常用或趁手的揍娃工具锁进柜子,并贴上“揍娃损智商、伤记忆、降成绩”等警示语,以提醒暴力行为的后果。此外,还可与孩子商定自保用语。当孩子察觉到我们的情绪激动时,让他们大声提醒:“爸爸/妈妈,我感觉你现在很生气,我们可以先冷静下来再谈吗?”或者“我知道我做错了,但请不要用打的方式来解决,我们可以一起找到更好的方法。”这样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安全出口,也为我们提供了缓冲机会,重新审视情绪,避免冲动。2.选择暂停暂离当你因孩子而情绪激动,警告信号也无法抑制失控,那么,暂时放下一切,当即撤离“战场”,是明智之举。这不是逃避,而是创造一个给自己冷静下来的空间,以温和、理性和有建设性地解决问题。暂停暂离的时间可以是5分钟,也可以是5个小时,但务必要返回与孩子共同面对问题。如果离开前,你还尚存一丝理智,不妨对孩子喊一声:“我现在很生气,我需要先离开冷静一下,晚点再谈这个问题!”如果你的理智只能维持自己离开的决定,不妨提前和孩子约定和打预防针:“如果我生气时突然走开,不是不要你,也不是不爱你,只是需要出去冷静一下,我会回来的,然后和你一起讨论和解决问题!”这样的约定和安排,能够让孩子理解你的行为,并减少他们的不安感(比如免得孩子以为你是去找趁手的家伙了……)。记住,暂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以更佳的状态面对孩子和应对问题。3.没控制住真揍了孩子怎么办:伤害已经发生,家长一味地沉浸在自责和羞愧中于事无补,只是变相地自我惩罚,却没有站出来承担后果。这样既伤害了孩子,又刺伤了自己,陷入双输的僵局。1.真诚道歉永远是第一步想要让孩子有责任心、有担当,那么,在孩子打人后需要承担的后果就是向对方道歉和弥补过失。同样的道理,家长没控制住揍了孩子,第一步要做的,永远是真诚道歉,将伤害降到最低值。研究表明,家长的道歉能够减轻孩子的负面情绪,如恐惧、悲伤等,同时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同时,父母的道歉行为在建立和保持亲子间的安全依恋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研究,父母通过道歉展现出同理心和对错误的认知,这种表达不仅传达了他们的内疚感,而且进一步加深了亲子之间的安全依恋。2.弥补过失不是夸张示好由于家长深感自责,担心自己的失控行为会给孩子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所以有时会在一顿痛打之后夸张地示好,一通痛骂之后又是许诺与奖赏。这种反复无常的行为模式会让孩子感到困惑和不安。夸张地示好和许诺与奖赏这种短暂的安抚方式可能会让孩子暂时忘记痛苦,但问题本身并没有得到解决。长期来看,这种处理方式可能会让孩子变得依赖于外部的奖赏和认可,而缺乏内在的动力和自信。真正地弥补过失,是自省和修正,找出让自己失控的关键,才能有的放矢地改变和应对。在这里,可以尝试箭头向下法(DownwardArrowTechnique)这一简单的心理干预技术,了解自己不清楚的潜在担心到底是什么,挖掘最底层的信念,以便识别和挑战自己的核心信念。这个方法很简单,只需要问自己:这意味着什么?然后再一一反驳和逐个突破。举个例子:提问:“孩子打人了,我很生气,那么,这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回答:“这意味着他没有学会尊重他人,也没有学会用更合适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问:“如果孩子没有学会尊重他人和解决问题,这又意味着什么?”回答:“这意味着我没有教育好孩子,我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提问:“我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这意味着什么?”回答:“这意味着别人会看不起我,我很失败。”提问:“我自己有这种想法意味着别人真的会这样看吗?他们这么告诉我了吗?”回答:“不确定,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一点。”提问:“这意味着我可能在为虚无缥缈的事折腾自己?”回答:“好像还真是……”孩子就像一棵生命力磅礴的小树,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营养,就能蓬勃生长,展示出他们无尽的潜力和活力。但同时,孩子也是一棵脆弱易折的小苗,能抗住风吹雨打,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却不一定能抵抗肆意地捶打砍伐。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多,打骂却是最糟的选择。尝试用成长型思维对待孩子,给予他们试错的空间和机会,静待花开;也尝试用成长型思维看待自己,因为为人父母是一种学习,不能太拖后腿,但也不必做到完美,耐心地练习和精进养育的技能,每次进步一点点,美好亲子生活就多一点点。3.参考文献:[1]UniversityofNewHampshire,Collegestudentsmorelikelytobelawbreakersifspankedaschildren,ScienceDaily.[2]Straus,MurrayA.andMallieJ.Paschall.CorporalPunishmentbyMothersandDevelopmentofChildren'sCognitiveAbility:ALongitudinalStudyofTwoNationallyRepresentativeAgeCohorts.JournalofAggressionMaltreatment&Trauma,2009;18(5):459DOI:10.1080/10926770903035168[3]https://www.theguardian.com/us-news/2018/nov/05/spanking-children-makes-them-more-aggressive-us-pediatricians-body-says[4]Fund,U..(2015).Hiddeninplainsight:Astatisticalanalysisofviolenceagainstchildren|UNICEFhttps://www.unicef.org/documents/hidden-plain-sight-statistical-analysis-violence-against-children.[5]Cuartas,J.,Weissman,D.G.,Sheridan,M.A.,Lengua,L.,&Mclaughlin,K.A..(2021).Corporalpunishmentandelevatedneuralresponsetothreatinchildren.ChildDevelopment.[6]ParentalApologies,Empathy,Shame,Guilt,andAttachment:APathAnalysis-Ruckstaetter-2017-JournalofCounseling&Development-WileyOnlineLibrary[7]Investigatingtherelationshipsbetweenunfaithfulparent’sapologies,adultchildren’sthird-partyforgiveness,andcommunicationofforgivenessfollowingparentalinfidelity-AllisonR.Thorson,2019(sagepub.com)[8]朱芳宜.读懂孩子的情绪.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0.[9]金伯莉・布雷恩.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海南:南方出版社.2020.[10]莉莎·M.娜佳维茨.走出创伤与成瘾.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0 车里亚宾斯克研究院 2024-05-10 0 评论 190 喜欢